网站无障碍

高安市创建“和谐乡村”服务体系的做法

来源:其它来源信息发布时间:2009-05-08 09:39:00
 去年以来,我们高安市在全省率先创建“和谐乡村”服务体系,探索便民方式,创新利民平台,促进了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全市 23个乡镇全部建立和谐乡村服务中心,其中大厅式中心7个,并联式中心16个,进入中心办公站所总计255个,工作人员710人。我市创建服务体系工作赢得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认可,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国内多家媒体也给予了高度关注。2008年5月2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播发专题新闻的同时,又以《内参》形式全文登载我市的做法,6月19日中纪委副书记张毅同志对此作了重要批示,7月2日,市委郭书记参加了全国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是全省99个县市的唯一代表。2008年,我市获得全国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称号,也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此外,《中国纪检监察报》、人民网、《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的江西新闻和社会传真等媒体及栏目,也先后对我们的做法进行了报道,至目前为止,省内外县市52批次500余人前来我市参观学习。
一、主要做法
1 、四级联动,实现服务机构一网通。从市到村民小组,形成中心和站点“一网通”的服务格局。一是在市成立创建“和谐乡村”服务体系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履行指导协调和督促职责。二是在乡镇成立“和谐乡村”服务中心,抽调人员集中办公,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办证办照服务,同时都建立了不少于 6个专门便民服务队,随时解决群众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三是在村委会设立“和谐乡村”服务站,积极为群众提供各种证照、审批代办以及医保报销等服务。四是在村民小组设立“和谐乡村”服务点,服务点配备农技指导员、民情联络员、廉政监督员、纠纷调解员等“六员”,使服务点成为村民的文化活动点、学习集中点、科技致富点、民情收集点、廉情监测点。
2 、四项原则,实现服务标准一体化。一是坚持为民服务原则,做到“六心级”。科学设置服务事项,发放运行流程说明书,公开服务电话,并在服务中心成立了咨询服务室和群众休息等候室,使各项服务紧贴群众,做到热心接待、诚心问候,细心帮助,耐心解疑,公心办事,尽心办结。二是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做到“六公开”。通过服务指南、办事须知等形式,公开服务事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申报材料、承诺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政策依据,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三是坚持高效运作原则,做到“六个一”。即“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受理、一次性告知、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四是坚持廉洁办事原则,做到“六严禁”。制定服务人员行为“六条禁令”,从服务言行到服务措施进行全方规范,坚决防止违规收费、搭车收费、以权谋私、以岗谋利以及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今年我市又进一步规范乡镇“和谐乡村”服务中心建设管理,实行市行政服务中心与乡镇双重管理模式。
3 、四制规范,实现服务功能一条龙。一是推行首问负责制。明确规定最先接待服务对象的服务人员有责任为其办理或引导办理有关工作事宜,并做好解答解释工作。二是推行上门服务制。对有特殊困难的服务对象,由代办员实行上门服务;对群众反映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由服务队及时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三是推行办结问效制。对服务对象提出办理事项,在符合条件、手续齐全的情况下,限期办结。各服务机构设立工作台帐,做到事事有登记,月月有小结,季季有点评,年度有考核,确保群众办事件件有着落、项项有回音。四是推行热线反馈制。市乡村三级设立热线反馈电话,向群众公布电话号码,随时收集服务对象的投诉和反馈,接受群众监督。
4 、四个网络,实现服务监督一链接。一是构筑农村基层廉政预警网络。充分发挥镇村聘请的 3742名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监督员的作用,开展全方位的监督,针对其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反馈情况,确保“和谐乡村”服务体系真正服务群众,方便群众。二是构筑村级纪检组织监督网络。在乡镇服务中心设立纪委监督岗,并进一步延伸村级纪检网络,及时配备了312名村级纪检委员,使农村基层纪检组织的监督工作全面覆盖到全市各个村组。三是构筑农村基层信访诉求网络。由市到村组,层层建立信访诉求监督机构,配备信访诉求人员2000余人,并建立每周定期接访、每季巡回下访、半年入户听诉工作制度,全面畅通农村基层信访渠道,全程监督“和谐乡村”服务运行情况及服务人员工作情况。四是构筑农村基层群众监督网络。全面推行“一会五组”民主监督管理制度。即在村一级设立“村民监督议事会”,内设村民主理财小组等五个小组,对村“两委”干部履职履责、村“三资”管理处置等情况进行监督。
二、主要成效
1 、拓展了纪委监督服务职能,成为 纪委履职的新平台 一是有效拓展了纪检组织的监督职能。各乡镇纪委通过设立监督岗,加强了对服务中心及其站点工作人员的监督,并积极构建了农村基层廉政预警网络、村级纪检组织网络、农村基层信访诉求网络等监督网络,使基层纪检组织的监督真正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拓宽了案件线索渠道,促进了农村基层案件查办工作。二是有效拓展了纪检组织的服务职能。市乡纪委通过“和谐乡村”服务体系,及时准确地掌握了民情动态,明确了服务重点方向,紧紧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每一个社会热点,及时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纪检工作更加关注民生,更好地服务民生。
2 、架起了农村基层沟通桥梁,成为 干群关系的睛雨表 一方面,基层干部改进了服务,树立了形象,提高了群众满意度。目前,我市建立“和谐乡村”服务中心 23个,服务站312个,服务点3742个,参加服务活动的党员干部达1.2万人。同时,这种全天候、全方位、全程化和全透明的服务体系,切实改变了以往群众办事满幢楼找办公室、满屋子找领导签字的现象,使乡镇领导尤其是主要领导从处理群众的琐屑事务中解脱出来,把主要精力用在谋划发展的大事上来。另一方面,广大群众感到了方便,得到了实惠,提高了干部信任度。由于实行乡镇服务中心与各村组服务站点的全面“联网”,形成灵活便捷的服务链条,并实行一般事项直接办理、特殊事项承诺办理、重大事项联合办理“三办理”方式,使群众随时找得到人、办得了事,对基层干部更信任了。到目前为止,各服务中心受理群众各项咨询2万多人次,为群众办理事项近2万件,办结率达97%,未出现一例群众投诉现象。
3 创新了为民服务内容方式,成为 农村和谐的稳压器 实行代办服务,做到了群众动动嘴、干部跑好腿。全市镇村组设立便民代办员 4077人,平均每月为群众代办服务1000余件,解决实际问题100多个。实行预约服务,做到了电话打过去,服务送过来。镇村组开辟了预约服务热线,组建了产业发展、法律咨询、农机维修、医疗保健等各类专业服务队伍2600多支,并建立了值班制度,随时接受服务中心的安排和群众的直接求助,上门上户为群众提供服务。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全市 “和谐乡村”服务队共受理群众求助电话 5000多个,免费义诊3000多人,办好事实事4000多件,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好评。同时将服务触角延伸到社会稳定的每一个角落,依靠农村信访诉求网络,使“和谐乡村”服务体系成为了覆盖广泛、反映迅速、处理及时的社会稳定防范体系。去年以来,我们的信访诉求网络就受理群众来访1600多人次,协调解决有关问题280个,调解农村民事纠纷达310多起。同时,组织全市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开展“入户听诉”活动,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建议,积极化解了基层的矛盾,共走访群众4000多户,收集各类意见建议1600多条,化解矛盾纠纷及不稳定因素达600多个,使农村基层的信访总量同比下降了50%,有效地维护了农村基层社会稳定。
4 、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效益,成为 农民增收的助推机 在创建“和谐乡村”服务体系的过程中,我们注重抓产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使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基层得到充分落实和体现。将服务内容延伸到产业发展的每一个项目,组织各乡镇因地制宜地建立各类“经济型”、“行业型”、“技术型”的服务队伍,积极帮助群众解决增收致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各级服务组织中有 500多名党员与2000多名农民接成了帮扶对子,为9000人次农民提供农业科技、营销知识等培训,推广各类农业新技术达100多项,帮助新发展“一村一品”示范村 79个,创造产值达6000余万元。
 
 
网站地图
宜春市纪检监察网站